乐鱼(中国)leyu·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政要闻

“柴米油盐”就是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三题三思①

时间:2024-10-15来源:湖北日报作者: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我们要在民生工作中把握经济发展的动力,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于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使“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发展的根本目的、价值旨归,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发展的逻辑必然、根本路径在现实中更好结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近期,国家层面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推出,惠民生、促消费也是重点之一。这些都体现了推动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深刻指向。

从湖北来看,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就建立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统筹协同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个月前,在全省市厅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上,省委主要领导对此又予以强调。相关部署体现了湖北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更好统一起来的长远考量。

席大大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群众的“柴米油盐”等一件件民生“小事”,看起来零零碎碎,甚至微不足道,却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

从古到今,“柴米油盐”作为一个固定词组,成为中国人生存、生活的象征,凝结着人们对民生问题的恒久观照,内含着国民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进轨迹,蕴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地看,我们都有必要加固一种认知:“柴米油盐”就是经济发展动力。

20世纪70年代,一篇《取火记——延川县人民大办沼气见闻》的报道,记录了席大大同志和大家一起在梁家河亮起的陕北高原上的第一盏沼气灯,解决了困扰老百姓多年的烧柴问题。如今,对煤、油、天然气、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的应用,早已是中国人民习以为常的生活图景。曾几何时,停留在农耕文明中的人们,所思所盼就是解决温饱,从“8亿人吃不饱”到“14亿多人要吃好”,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超越,都标记了中国经济的前行足迹,镌刻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面对新中国成立伊始极其落后的经济状况,当时国内一些资本家曾有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如今,“两大奇迹”作为历史的结论,立于人心。我们深刻体会这个历史的结论,不难发现,民生改善正是“两大奇迹”的鲜明底色。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外部因素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看宏观全局、看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不要小看“柴米油盐”,在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里,其所代表的基本民生需求,乘以14亿多人,毫无疑问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10月8日、12日,国新办接连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守住兜牢民生底线,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以能源供应保障为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全力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增加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生产供应,优先保障民生用能。这打出的正是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组合拳”。

过去,我们常讲,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改善,其实,抓民生改善就是抓经济建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柴米油盐”背后的基本民生需求,导引一个责任感、使命感清晰而强烈的政党坚定不移地把宗旨变成行动。我们要在民生工作中把握经济发展的动力,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于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使“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发展的根本目的、价值旨归,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发展的逻辑必然、根本路径在现实中更好结合。

招贤纳士 | 招标公告 |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690号武汉国际广场8楼   电话:86-27-85714165   传真:86-27-85714049  邮箱:wsgroup@szyunqing.com   邮编:430022

版权所有 leyucom乐鱼官网官方网站集团官网只有个人PC版,其它版本都不属于leyucom乐鱼官网官方网站官方版本   鄂ICP备2020020937号-3 鄂ICP证:B2-2005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2281号

友情链接: